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章

萧明姿能清楚看到尤洪亮眼中的轻蔑。

尤洪亮被怼得没话说,其他人又不敢说话,现场的气氛沉默且尴尬了好一会儿。

没办法,胡鸿维只能自己站出来打圆场:“好了,纠结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干什么?赶紧进入正题。”

“胡总说得对。”尤洪亮赶紧清清嗓子,开始说电影《心理游戏》。先是大吹特吹了一波他们预备做的大场景、大制作,紧跟着又说会请到哪位影帝影后坐镇,只说得天花乱坠,随后开始说剧本。

故事从一个看似冲动寻仇的凶杀案开始,着重描述了男主对凶手犯罪心理的分析,通过抽丝剥茧,牵扯出一桩二十年前的悬案。男主跟凶手数次心理上的搏斗,最终击垮了凶手的心理防线,将凶手绳之以法,并且破了二十年的悬案。

这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萧明姿已经从快穿局退休员工服务中心拿到了小说原著跟电影的剧本。打心底说,萧明姿认同《心理游戏》是个很不错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吹什么动作大片、特效大片,就纯粹是骗投资了。

在快穿经历里,萧明姿做过拿奖拿到手软的导演,也做过宣布不再拿奖之后才有后辈摘下影后奖杯的绝代影后,还有一世做过著作等身的世界级畅销作家。不用看原著,只看剧本,萧明姿就知道,这个剧本有三个巨大的漏洞。

第一,里面涉及的刑侦手段非常少,破案几乎全靠男主脑补,在脑内构筑犯罪现场和凶手的行为——这也是尤洪亮一直在吹的“特效场景”。实际上,就是正常拍摄剧情,加上一些表示这是想象的效果而已。这要也能说是特效,那也只能说是五毛特效,怎么可能需要花一两个亿做?

第二,在没有物证支持的情况下,男主笃定一个人是凶手,开始锲而不舍地试探。当然,最后证明这个人确实是凶手了,但在观影过程中,难免会让人产生男主无理由针对他人的感觉。剧情靠大量对话推进,在原著中,每一次对话,凶手的措辞、语气、表情、肢体语言,都是男主眼中凶手的破绽,都是突破点。

措辞、语气、表情、肢体语言……它们在文字描述里可以依靠作者的笔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剧情充满了悬念,揪紧读者的心。但是在电影里,就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非得是影帝级别不可。问题是,哪个影帝愿意给男主做配?一部电影请两个影帝,打着骗钱主意的尤洪亮不可能愿意花这个片酬。

一旦男主跟反派的演技跟不上,这大段大段的台词,每一处细节剧情的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